日新讲堂第四十一讲: 蒋承勇教授漫谈西方文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发布者:院办发布时间:2025-05-26

(通讯员:段文剑  摄影:李唯一)2025523日,浙江工商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西方文学与文化研究院院长,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及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蒋承勇教授做客南开大学文学院“日新讲堂”,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西方文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漫谈》的精彩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郝岚教授主持,文学院王旭峰副教授及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约30余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蒋承勇教授从当下AI技术的热潮切入主题,指出早在AI大语言模型可感地冲击文学艺术之前,文学和科学的联系便已十分紧密。首先,蒋承勇教授区分了科学(science)与技术(technology)的差别,科学不像技术一般直接作用于世界,而是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对人自身的看法,进而影响着文学艺术的发展。接着,他借由新文化运动110周年的话题继续阐发这一主题,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赛先生”,正是对科学精神的接受,并在这一精神的影响下,改写了如今我们对于中国文学、语言和汉字的认识。

西方的文学艺术发展,与解剖学、博物学、地理学和天文学等科学的进程是一致的,二者不可以孤立来看。科学的进步改变了当时人们对于世界和人的认识,从而推动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运动。到具体的文学风格上,蒋教授以左拉的自然主义为例,引导我们关注《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副标题“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左拉以生物学的视角重新发现、书写人,关注环境对人的影响,拓展了文学对人描写的宽度。最后,蒋承勇教授总结道,在西方文学的发展进程中,科学的影响是无法回避的。直至今日,它依旧不断地影响着人对世界、对人自身的认识,从而影响着文学的观念和创作方法。

讲座结束后,参加人员回应了讲座相关话题,郝岚教授对本次报告作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