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青春回响:文学院党课解码周恩来青年志业

发布者:党务发布时间:2025-05-16

(通讯员:隋璐屹)516日,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徐悦为文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开展题为《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致敬南开杰出校友周恩来》专题党课,帮助同学们了解青年周恩来立志成长的故事,学习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徐悦以“向青年周恩来学立志”为引,从“立下了什么志向”、“怎样实现志向”、“实现志向的道路是否一帆风顺”、“志向是否曾发生改变”四个方面详细介绍青年周恩来立志——笃行——坚守的学习与革命历程。

1911年,13岁的周恩来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进入南开中学读书后,周恩来又给自己设下了五个“不虚度”的目标,钻研学业,积极撰写发表文章;勇于任事,担任多个组织与社团负责人;主编报刊,学习并传播先进思想。在五四运动时期,周恩来组织创建觉悟社成为天津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中心。1920年被捕入狱期间,周恩来始终坚持斗争,并撰写了记载斗争情形的《警厅拘留记》。出狱后,周恩来在校父严修的资助下前往欧洲勤工俭学,思想逐渐觉醒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严修“勿志为达官贵人,而志为爱国志士”的育人初衷。

徐悦借助青年周恩来“今日之学生,未来社会中心之人物”“勿苟安,勿自诿,勇往直前,百屈不挠”的寄语再一次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持有恒心与毅力,勇担天下兴亡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