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新识:文学与文化青年论坛(2025)”举办

发布者:院办发布时间:2025-04-16

 (通讯员:张昊苏)2025年4月12日,“古典新识:文学与文化青年论坛(2025)”在南开大学举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计量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20余位青年学者参会。本次论坛由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市文学学会共同主办,《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协办。论坛同时与同济大学主办的“数字人文视域下的古代知识层累与会通”暨第四届“古代小说知识学”青年学者工作坊在线上对话,共享论题,相互评议,展开热烈讨论。

 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教授到会致辞,指出当前时代正处于急剧变化之中,文学价值观和学术理念面临巨大调整。论坛旨在为青年学者搭建平台,鼓励在学术观念、学术方法提出新的见解。

 论坛以“古代文学研究的新动向”为主要议题,特邀清华大学李飞跃教授作了《破题为句:唐代应试诗题句关系的文本相似度计算与模式分析》主题发言。论文运用数字人文方法对唐代应试诗的题-句关系展开研究,选择N-gram字符串匹配与基于BERT-CCPoem语言模型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重新认识唐代应试诗题句照应的整体特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袁月、南开大学杨传庆等学者从不同角度与谈评议。

 围绕会议主题,与会学者展开分组研讨。上午场的专题研讨聚焦如何运用数字人文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由“南开会场”与“同济会场”线上对话。南开大学张昊苏、同济大学刘昊共同主持了本场研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袁月,南开大学冯大建、张昊苏、郝若辰在“南开会场”,北京大学刘凯然、王兆基,中山大学(珠海)王治田在“同济会场”,分别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清华大学李飞跃、何映天,华东师范大学唐曦、同济大学林莹、福建师范大学邓雷、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赵敬鹏、重庆大学斯维、天津师范大学杨鹏、南开大学丁涵等学者参加了与谈评议。南开大学张昊苏、辽宁大学赵毓龙分别代表两会场做小结发言。

 南开大学陈宏、赵建成主持了下午场的专题研讨,议题包括诗词、古文、辞赋、小说、经注、图像等诸多体式。与会者或是发掘新的珍贵文献,或是研治其文学价值、文化内涵,或是结合域外文献与海外汉学探求新知,从不同角度探索研究的“新动向”。中国计量大学王珺、天津社会科学院罗海燕、天津师范大学袁宪泼、张朋兵、朱锐泉、杨鹏,天津中医药大学张海涛、天津工业大学马琳,南开大学杨传庆、赵建成、丁涵、薛英杰、关静、王欣悦、丁岳、万明泊等学者分别就个人最新研究做了报告,展现出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识”与生机。

 南开大学冯大建、杨传庆主持闭幕式并对全场会议做出总结。本次会议因遭逢特殊天气而采取“云端”相聚的方式,虽有遗憾,但与“同济会场”的联动展现了新的学术会议交流方式。论坛选题内容丰富,带来了诸多具有文献价值、理论价值的探讨,体现了青年学人的风采,保持了对学术前沿问题的关注与高品质研究成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