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琳,1961年9月生,甘肃临夏市人。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等职。出版学术著作9部,发表论文300多篇。曾获中宣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研究方向为词汇学、训诂学、文字学、文献学、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等。
主持项目
2005——2008:训诂方法研究,天津市”十五“规划项目,项目号:TJ05-YW0102
2008——2010:文化视野的汉语研究,天津市社科重点项目,项目号:TJZW08-1-034
2010——2011:训诂方法新探,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号:10FYY009
2012——2014:俗语词考源,教育部社科项目,项目号:12YJA740090
2015——2016:汉语俗语词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号:15FYY001
2018——2022:《金瓶梅》词汇研究百年终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8BYY151
2023——2025:《金瓶梅》语言考释词典,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项目号:23FYYA003
论著目录
著作
1.新型古代汉语(副主编),巴蜀书社1993
2.语言与文化探幽,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汉语词汇与华夏文化,语文出版社1996
4.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小尔雅今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6.古典文献及其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第2版,2010;第3版,2014;第4版,2018;第5版,2021;第6版,2025
7.天津民俗(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8.重阳,北京:三联书店2009;增订本,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
9.训诂方法新探,商务印书馆2011
10.古代汉语(与董志翘共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第2版,2014
11.汉字形义与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12.语文学论集,人民出版社2019
13.汉语俗语词词源研究,商务印书馆2020
论文
语言文字研究
1.风马牛不相及又一解,语文学习1987:2
2.《说抱薪救火》商榷,中国语文天地1987:5
3.“昭假”新解,四川大学学报1988:4
4.论“唯S是(之)P”句型,烟台大学学报1989:1
5.释“取与”“负”“论”,中国语文天地1989:4
6.“其”字的一种特殊用法,古汉语研究1989:3
7.也谈人称代词“其”,中国语文1990:1
8.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0:1
9.马王堆汉墓帛书重文号释例,文献1990:3
10.“疑问词及指示代词+其”释例,烟台大学学报1991:1
11.论“V于(乎)o”结构,烟台大学学报1992:2
12.古书的普通话今读问题,语文建设通讯(香港)36期(1992)
13.古汉语词语杂考,古汉语研究1993:3
14.汉语系词研究评议,烟台大学学报1993:4
15.五笔号码检字法,图书馆学研究1994:4
16.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中国人文科学(韩国)13辑(1994)
17.成语另解二则,辞书研究1994:6
18.东州考,文献1995:2
19.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可不必,中国语文1996:1
20.汉语词汇复音化新探,烟台大学学报1995:4
21.成语正义二则,古汉语研究1995:4
22.《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问题,清华学报(台湾)1995:2
23.万物何以称为“东西”,文史知识1997:7
24.词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语文建设1997:5
25.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1998)
26.《金瓶梅》词语拾诂,烟台大学学报1997:4
27.何为“垂天之云”?,学语文1998:5
28.古汉语词语辨析三则,古籍研究1999:1
29.解释古籍须多方斟酌,古汉语研究1999:3
30.“画饼充饥”如何画?,学语文1999:6
31.论训诂学的学术原则,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2000)
32.“杜撰”语源考,古汉语研究2000:3
33.“子”为尊美之称探源,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2000)
34.“解手”与“胡豆”释名,辞书研究2001:1
35.“二百五”与“不管三七二十一”,寻根2001:1
36.《语文学论集》阅读札记,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2001.3)
37.《小尔雅》异文研究,文字学论丛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38.《小尔雅》文字讹误辩正,语言研究2002:1
39.《小尔雅》疑难义训溯源,烟台大学学报2002:2
40.箭靶中心何以称“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1
41.何为“偏讳”?烟台大学学报2003:3
42.论词例求证法,语言研究2003:4
43.《汉语大词典》词义溯源,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巴蜀书社2003
44.从《说文》看《小尔雅》之本字,说文学研究第1辑,湖北:崇文书局2004
45.《小尔雅》研究史纲,清华学报(台湾)新33卷第1期,2004
46.《说文》辨正五则,中国文字研究第5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47.“亚父”为古代楚方言称谓说,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2
48.释化,汉字研究第1辑,学苑出版社2005
49.谈义源研究的价值,南开语言学刊2005:1
50.论语境求义法,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巴蜀书社2005
51.论对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06:2
52.论异文求义法,语言研究2006:3
53.龟鸭王八语源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2
54.《说文通训定声》评议,说文学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
55.煤的词义演变与古代民俗,文化学刊2006:2
56.枢之本义考,汉语史学报第6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57.《说文》小札,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6
58.论文化求义法,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0辑,巴蜀书社2007
59.“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时代,南开语言学刊2007:2
60.临夏话中叠音词的音变现象,金秋集——刘叔新先生南开执教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1.论因声求义法,长江学术2008:3
62.汉语词源求证举例,民族语文2008:5
63.“亚父”即“阿父”说——兼论词头“阿”的出现时代,文字学论丛第4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64.论因形求义法,中国文字研究第10辑,大象出版社2008
65.训诂方法的现代拓展:异语求义法,南开语言学刊2008:2
66.《〈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献疑,汉语史学报第8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67.析疑解惑求真务实——评《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文化学刊2009:6
68.《史记》疑难词语解诂,古汉语研究2009:4
69.词例求义法新论——兼谈相因生义说的问题,南开语言学刊2009:2
70.论名字求义法,励耘学刊2010:1
71.论方言求义法,燕赵学术2010春之卷
72.《汉语大词典》光盘版与纸质版的区别,辞书研究2010:4
73.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南开语言学刊2010:1
74.“黄花闺女”与“露马脚”探源,民族艺术2010:4
75.说“文”,红树林(中学生版)2010:12
76.说“年”,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1-2
77.说“字”,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3
78.说“天”,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4
79.说“案”,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5
80.论连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11:1
81.古代诗文中“车轴”的喻义,古典文学知识2011:6
82.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索隐,汉语史学报第1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83.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咬文嚼字2012:3
84.物品称“东西”探源,长江学术2012:3
85.“也”有女阴义,寻根2012:3
86.赤条条、光棍、吊儿郎当、二郎腿、吊膀子考源,励耘学刊2012:1
87.释“字”“船”“盛”,中国文字学报第4辑,商务印书馆2012
88.词汇生动化及其理论价值——以“抬杠”“敲竹杠”等词为例,南开语言学刊2012:1
89.论文例求义法,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8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0.”棒“与”老板“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2:2
91.谐声字以谐韵为原则说,中国文字研究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谐声字は谐母音を原则とする说,东ァジァの言语文化の比较,北海道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2009
92.“结裹”与“结果”的源流及纠葛,语言研究2013:1
93.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问题,华夏文化论坛第9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94.俗语词研究概说,文化学刊2013:5
95.“烧包”考源,励耘学刊2013:1
96.俗语词的流变规律,文化学刊2013:6
97.“吹牛皮”“拍马屁”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3:2
98.“骨董”考源,长江学术2014:1
99.“华佗”之名来自外语吗?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1
100.“调包、捣包、捣鬼、日鬼”等词考源,励耘语言学刊2014:1
101.中古词汇研究的坐标,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102.《兰亭集序》:“怏然自足”还是“快然自足”?,古典文学知识2014
103.文化语言学论纲,文化学刊2014:5
104.二百五与二五眼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4:1
105.“张致”与“失张失致”考源,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8辑,巴蜀书社2014
106.“皮草”与“布草”考源,澳门语言学刊2014:1
107.“草”之雌性义考源,燕赵学术2014年秋之卷
108.《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序,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109.“野狐禅”非佛源考,文学与文化2015:1
110.发昏章第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考源,文化学刊2015:6
111.“扒灰”考源,文化学刊2015:7
112.“马百六”与“拉皮条”考源,文化学刊2015:8
113.“之乎者也”没有迷,文学与文化2015:2
114.“猫腻”考源,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9辑,巴蜀书社2015
115.“毛病”考源,文化学刊2015:9
116.上当·卖当·打当考源,文化学刊2015:11
117.方言词“尕”“玍”的由来,南开语言学刊2015:1
118.论相邻引申,古汉语研究2015:4
119.“抬杠”与“顶缸”考源,文化学刊2015:12
120.楚简《老子》男阴之“鸟”考释,中国文字研究第2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121.“侃大山”“摆龙门阵”考源,历史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
122.半吊子·三脚猫考源,文化学刊2016:2
123.“赧郎”新解,古典文学知识2016:2
124.“露马脚”考源,文化学刊2016:3
125.词汇生动化与俗语词的理据考索,词汇学理论与应用(八),商务印书馆2016
126.拖油瓶考源,寻根2016:2
127.“装蒜”“一屁股债”考源,文化学刊2016:4
128.《金瓶梅词话》中的三种“语言指纹”,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2;新华文摘2016:14
129.“盂兰盆”考源,文化学刊2016:6
130.“吃醋”考源,励耘语言学刊2016:1
131.倒霉·倒灶·刷子考源,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32.俗语词“停烛·停灯”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6:1
133.“顶呱呱·呱呱叫”考源,长江学术2016:3
134.“铜斗、泼天、泼天閧、拨天关、泼家私”考释,文献语言学第3辑,中华书局2016
135.察隻子·变复·偶语解证,文化学刊2016:10
136.悬橙·捉出·悬米·嬴勝辨正,文化学刊2016:11
137.“动弹”“动换”考源,向熹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6
138.《说文》段注辨证七则,宏德学刊第5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139.“跳槽”考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秋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40.盐酱口·朱雀口·乌鸦嘴,文化学刊2016:12
141.《金瓶梅词话》卷首词考释,文化学刊2017:2
142.“赵老送灯台”考源,中国典籍与文化2017:1
143.诗文释疑二题,古典文学知识2017:2
144.《金瓶梅词话》序跋释疑,文化学刊2017:3
145.《金瓶梅词话》疑难校释(1),文化学刊2017:4
146.“虚篢”“葫芦提”考源,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2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
147.《金瓶梅词话》疑难校释(2),文化学刊2017:6
148.温馨·温黁的源流,文化学刊2017:7
149.释“娄”,中国文字研究第25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7
150.《金瓶梅词话》中的“扠儿难”指什么?寻根2017:4
151.释毕·卑·<马/利> <川/心>,中国文字学报第7辑,商务印书馆2017
152.《金瓶梅词话》疑难校释(3),文化学刊2017:9
153.《金瓶梅词话》疑难校释(4),文化学刊2017:10
154.俗语词本字考释二则,南开语言学刊2017:1
155.“窣没坤·仆鉴·独力”非音译词辨正,历史语言学研究第11辑,商务印书馆2017
156.“快”“筷”词源新证,长江学术2017:4
157.《道经字词考释》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58.《金瓶梅词话》“左边的”“拔步床”考辨,寻根2018:1
159.大数据与《金瓶梅》“罗塞塔碑”的破解,文学与文化2018:1
160.“出人头地”“慢条斯理”考源,语言研究2018:1
161.《金瓶梅词话》疑难校释(5),文化学刊2018:4
162.《金瓶梅词话》疑难校释(6),文化学刊2018:6
163.王婆疯话如何解读?古典文学知识2018:4
164.固执义之“轴”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8:1
165.《篆隶万象名义》释疑,中国文字研究第28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8
166.《金瓶梅词话》形误字考辨,汉字汉语研究2018:4
167.度量衡与古代诗文的解读,寻根2019:1
168.“烤”字溯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9年春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3
169.“词存系统”与“义由用生”:词汇学的重要学术理念,长江学术2019:2
170.“三寸丁谷树皮”“楚人谓乳穀”正义,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6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9
171.《金瓶梅词话》音借字考辨,汉字汉语研究2019:3
172.“冬烘”“小的子”“的笃”考源,汉语史学报第20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173.偷情为什么叫“挨光”?古典文学知识2019:6
174.俗语“吃豆腐”及豆腐异名“白虎”的由来,寻根2019:6
175.佛经“形X”之“形”解证,文献语言学第9辑,中华书局2019
176.出土资料对解证传世文献疑难字词的价值,中国文字研究第30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
177.《金瓶梅词话》形误字辨正,华夏文化论坛2019年第2辑,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178.《金瓶梅》“栗暴·虔婆·老脚”考释,南开语言学刊2019:2
179.《红楼梦》疑难词语解证,文学与文化2020:1
180.《金瓶梅词话》熟语解证,中国典籍与文化2020:3
181.“乌眼鸡”考源,汉字汉语研究2020:2
182.“麻犯、猎古调、旋菠箕”的源流,文献语言学第11辑,中华书局2020
183.《方言》《广雅》“桓”“餻”辨正,中国文字研究第32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20
184.流行的词源误说辨正,励耘语言学刊2020年第2辑,中华书局2020
185.“劳戏·劳什子·桦来唇·没兴”考释,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9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0
186.俗语词“掉、绰、哨腿”考,南开语言学刊2020:2
187.对《金瓶梅疑难词辨析》的回应,文学与文化2021:2
188.“白眉赤眼”考源,古典文学知识2021:5
189.《金瓶梅》俗语词考源三则,文献语言学第13辑,中华书局2021
190.荟萃隐语,沾溉学术——曲彦斌《汉语历代隐语汇释》述评
191.《金瓶梅词话》中的反训词,长江学术2022:2
192.《金瓶梅》难解隐语“三宗最”,南开语言学刊,2022:1
193.《红楼梦》“洋线番羓丝的鹤氅”解证,红楼梦学刊2022:3
194.《金瓶梅》“芝麻花坐床”的寓意,寻根2022:3
195.俗讹字“閦、<木本>、<衤自><骨彦>”考辨,中国文字学报第12辑,商务印书馆2022
196.俗语词“靶子”“躧狗尾”“摭溜子”考释,中国训诂学报第5集,商务印书馆202
197.《金瓶梅词话》形误字通例,汉字汉语研究2022:3
198.“找”“踩”“考源,汉语史学报第26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
199.“王逋·立地·捣蒜老·无害·食其”释名,中国典籍与文化2023:2
200.《二十四史》讹误辨正七则,中国训诂学报第7辑,商务印书馆2023
201.花栲栳·金漆桶子·鸡膆壶·看杯,寻根2023:3
202.“躺”的源流演变,语言学论丛2024:1
203.因声求义七则,汉字汉语研究2024:1
204.《金瓶梅词话》量词解疑,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6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4
205.金井玉栏杆圈儿·扑匾金环——《金瓶梅》名物考释二则,寻根2024:5
206.系统观在训诂研究中的重要意义,文献语言学第17辑,中华书局2024
207.两汉简帛“男子洎”“徐操”“蜀不我直”“不青他措”解证,简牍学与出土文献研究第4辑,商务印书馆2024
208.《金瓶梅词话》时间副词解证,汉语语言学第5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
209.佛经词语札记,中国训诂学报第10辑,商务印书馆2024
210.对文求义九则,长江学术2025:3
211.《金瓶梅》钱币名考释,汉字汉语研究2025:3
212.词语的原形扩展与理据探求,文献语言学第20辑,中华书局2025
213.《金瓶梅》名物词“拣妆”“拣碟”“减碟”等考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35辑,商务印书馆2025
214.《金瓶梅词话》饮食词语解证,中国俗文化研究第27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5
文献研究
1.冯延巳还是冯延己,文献1989:4
2.《平水韵》的得名及成书时间考,文献1993:4
3.《东皇太一》与《东君》当为一篇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4
4.《登徒子好色赋》的语文学证伪,文献1998:4
5.古代文献辨析二则,古籍研究2000:1
6.典籍书名及作者辨误,古籍研究2001:4
7.《小尔雅》考实,文史2002年2辑,总第59辑
8.胡世琦及其《小尔雅义证》考述,文献2003:2
9.典籍辨误五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2
10.数字化古典文献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4
11.道藏纂修简史,世界宗教文化2004:3
12.两篇古代韵文的解读,文学与文化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13.《大唐类要》失传了吗?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
14.评《四库大辞典》的优点和缺点,辞书研究2005:1
15.莫栻《小尔雅广注》考评,古籍研究2005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6
16.从五杂组诗到杂俎文,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4
17.《举秀才》民谣的复原,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1
18.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1
19.大陆古籍数字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一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20.理想电子古籍的标准,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4
21.天下第一奇联之我见,寻根2010:1
22.“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的是非,古典文学知识2010:6
23.敦煌文献《春联》校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1
24.《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节候赏物第二》校证
25.古人名字辨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3
26.“金学”基础有待夯实——以《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校释为例,文学与文化2012:4
27.藏书于山的传统与《史记》的藏之名山,文学与文化2014:1
28.《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两点疑惑,古典文学知识2015:2
29.新发现的一册“永乐大典”述略,寻根2015:3
30.《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考述,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4
31.《金瓶梅词话》引首词《行香子》作者考,文学与文化2016:4
32.《金瓶梅词话》刻印于天启之后新证,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1
33.《金瓶梅词话》发现始末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19:1
34.“远看山有色”是谁写的,光明日报2019年1月25日16版
35.《金瓶梅词话》版本新探,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30辑,2024
36.《警世》诗作者考,文学与文化2025:1
37.新发现疑似《四库全书》的一种佚书,寻根2025:4
文化研究
1.“云雨”与原始生殖观,社会科学战线1991:1
2.龟由贵反贱的民俗心理,民间文学论坛1992:1
3.仓颉的传说及索隐,民间文学论坛1993:1
4.履迹生子观念的解析,东方丛刊1993:1
5.巫山神女原型新探,文艺研究1993:4
6.四方神名及风名与古人的四方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3:4
7.食色关系论,东方丛刊1993:4
8.耽耳习俗与猪神崇拜,东方丛刊1994:1
9.《释名》“雨,羽也”的民俗内涵,民间文学论坛1994:4
10.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析疑二则,社会科学战线1995:5
11.韩国采风,当代韩国1995:4
12.韩国印象记,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10.27第8版
13.韩国教育观感,当代韩国1996:2
14.清明节考源,寻根1996:2
15.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6.《诗经》中马的比兴意蕴探析,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
17.冥钱考,文献1997:3
18.漫话冥钱,世界宗教文化97年夏季号
19.中秋节的起源,寻根1997:4
20.社神的源流,文献1998:1
21.古代社主的类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22.诗歌赏析应关注民俗,文史知识1998:4
23.话说重阳糕,文史知识1998:11
24.七夕节的起源,学术集林第15卷(1999)
25.《诗经》文化阐释中的泡沫现象,东方丛刊1999:2
26.务实与创新的结晶(与叶明合作),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2
27.社之功用考述,文献1999:4—2000:1连载
28.古代袜子考述,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
29.社神与树林之关系考述,民族艺术1999:3
30.“数九”应从何日数起?民俗研究1999;3
31.春联起源考,文博1999:6
32.爆竹二题,寻根1999:6
33.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考古与文物2000:2
34.门神的祭祀及演变,民族艺术2000;2
35.高丽松扇非折叠扇,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
36.伍子胥事迹的新发现,社会科学战线2000:4<
37.唐诗的民俗学解读,古典文学知识2001:2
38.《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民族艺术2002:3
39.漫说中国古代扇子,寻根2002:4
40.神话研究绝非神话新编——评何新《龙:神话与真相》,2002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2003.12
41.中国古代袒露礼俗研究,民族艺术2004:3
42.驱鬼的桃板,世界宗教文化2004:1
43.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贺年卡的国家,文博2004:5
44.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中国文化研究2005:1
45.天津民俗文化寻根,寻根2006:4
46.扫帚的俗信及膜拜,民族艺术2006:3
47.扫帚的起源及礼俗,文化学刊2006:1
48.对中医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文化学刊2006:2
49.中国古代的扇子,文化学刊2007:1
50.长寿面与寿星崇拜,寻根2007:6
51.西安发现的“儿童玩具”不是“磨喝乐”,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52.重阳节应列为法定节日,文化学刊2008:1
53.剪纸艺术“扫晴娘”的源流,民族艺术2008:2
54.为民俗语言学开疆拓土,理论界2008:7
55.“二月二”风俗谈,寻根2009:1
56.古代生日礼俗的沿革,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1辑(2009)
57.中国古代的冥寿礼俗,文学与文化第9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8.化生与摩侯罗的源流,中国历史文物2009:2
59.张大帝信仰的源起与流变,民族艺术2009:3
60.宗教信仰与环境保护,TheJournalPerformativeHumanities,Vol.40No.1,2010
61.战国楚墓神秘脚印的文化蕴涵,寻根2011:1
62.金瓶梅民俗摭谈,文学与文化2012:1
63.“落帽”龙山今何在,文史知识2012:5
64.丹书铁券的左右问题,古典文学知识2013:2
65.寿图源流,寻根2013:3
66.姚黄魏紫各千秋,文化学刊2013:4
67.亥为吉日文化之谜的破解,青海社会科学2013:5
68.临夏砖雕,寻根2013:6
69.中国古代的扫帚星信仰,[日]石塚晴通编:敦煌学·日本学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70.文史札记三则,文化学刊2014:1
71.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考古2014:5
72.兵器殳的历史演变,南方文物2014:4
73.勺形司南未可轻易否定,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3
74.学术期刊的发展及评价要顺应时代潮流,文化学刊2017:1
75.女巫为什么骑扫帚飞行,寻根2017:1
76.红山文化兽面玦形玉器用途研究,南方文物2017:3
77.古代刑具“三木”考辨,中原文化研究2018:4
78.重阳:从祈祝长寿到敬老助老,《光明日报》2018年10月13日09版
79.扇子中的古代历史密码,《光明日报》2019年11月9日10版
80.从“定胜糕”看明代饮食文化特征,《光明日报》2020年5月9日10版
81.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文学与文化2022:4
82.磨兜坚文化的源流及其原义,传统文化研究2023:2
83.《金瓶梅》中的游戏考释,中国俗文化研究第2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