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燕新主页

发布者:卢燕新发布时间:2019-11-01浏览次数:9759

卢燕新

卢燕新

中国语言文学系

教授、博士生导师

luyanx623@163.com

luyanx623@126.com

个人简介

卢燕新,陕西商洛柞水人。2002年入西北大学文学院师李浩先生习隋唐五代文学,2005年6月获硕士学位。2006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师从傅璇琮先生习唐代文学、古籍整理。2009年6月,获博士学位,同年10月受聘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师。2011年11月,博士论文《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获评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同年12月,晋升副教授。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获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2016年12月,晋升教授。兼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天津市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考古学及历史语言学学会副会长、国际中文诗词笔会副会长、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


[2007年以后发表的主要论文]:


2007年

1.《〈翰林学士集〉题名职官考辨》,《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

2.《殷璠〈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

3.《〈新唐书·艺文志〉重出唐人选编唐代诗文总集考》,《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7年,第8期。


2008年

4.《〈极玄集〉、〈诗例〉与〈极玄律诗例〉考辨》,《文学遗产》,2008年,第1期。

5.《殷璠〈河岳英灵集〉选评李白诗刍议》,《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第1期。

6.《唐人编选唐文总集辑考》,《文史》,2008年,第2辑。

7.《唐人编选诗歌总集补考》,《古籍研究》,2008年,卷上。

8.《〈续诗苑英华〉考论》,《文学遗产》,2008年,第3期(与博导合作)。

9.《〈新旧<唐书>等对刘禹锡作〈竹枝词〉的误记〉订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3期。

10.《盛唐编纂的诗歌总集考论》,《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5期。


2009年

11.《从〈玉台后集〉到〈瑶池新咏〉——论唐总集编纂对女性诗什的接受》,《文学评论》,2009年,第3期(与博导合作)。


2010年

12.《〈群书丽藻〉考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年,第1期。

13.《独孤及文系年续补》,《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14.《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与唐人选本批评风尚的嬗变》,《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夏之卷。

15.《唐宋诗词中的端午节》,《城市快报》(国学版),2010年5月15日。

16.《唐代诗文总集编撰者的类型特点及其心态》,《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11年

17.《柳宗直〈西汉文类〉考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18.《傅璇琮先生近六年学术活动与研究》,《天中学刊》,2011年,第4期(合撰,第一作者)。

19.《〈玉海〉著录诗文总集掇误》,《澳门文献信息学刊》,2011年10月,第5期。

20.《初唐编纂的诗歌总集考论》,《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6期(合撰,第一作者)。

21.《唐人编纂诗文总集的域外传播一一以朝鲜半岛、日本为中心考察》,《中国文学研究》第十八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2011年12月。


2012年

22.《白居易与洛阳“七老会”及“九老会”考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3.《唐人编选诗歌总集续补考》,《唐代文学研究》(第十四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24.《任华〈杂言寄李白〉“登天台,望渤海”臆解》,《名作欣赏》,2012年,第7期。

25.《唐太宗等唱和诗〈春日望海〉写作时地考》,《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

26.《新世纪唐代文学文献研究综述》,《唐代文学年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2013年

27.《论姚合〈极玄集〉对王维诗的接受》,《王维研究》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13年6月。

28.《新世纪唐诗总集研究回顾与展望》,《文学与文化》,2013年,第2期。

29.《由〈河岳英灵集〉看殷璠对陶渊明诗的接受》,《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30.《傅璇琮的“古籍”情》,《人民日报》,2013年11月28日。

 

2014年

31.《李白诗“流霞”考——兼论汉唐“流霞”义衍变》,《中国李白研究》,黄山书社,2014年2月。

32.《〈唐代关中本土文学群体研究〉评介》,《名作欣赏》(上旬刊),2014年,第6期。

33.《唐人诗文中的“渤海”及其中所见唐文士环渤海地区文化活动》,《兰州学刊》,2014年,第7期。

34.《论崔融〈珠英学士集〉及其“官班为次”的编集体例》,《山西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35.《李吉甫编撰的诗文总集考论》,《西北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36.《读王辉斌先生〈孟浩然研究〉》,中国文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网址:http://www.literature.org.cn/Default.aspx

37.《论唐代科举与唐人编选诗文总集之关系》,《人文杂志》,2014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38.《一部英译唐诗选本的新视角》,《博览群书》,2014年,第11期。

 

2015年

39.《〈河岳英灵集〉选评孟浩然诗及其诗歌史意义》,《阅江学刊》,2015年,第1期。

40.《由唐人诗文之“胡商”看西域与唐的文化交往》,《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

41.《唐修文馆及神龙至景云年间在馆学士考》,《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第2期。

42.《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诗的接受》,《新疆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


2016年

43.《一代宗师傅璇琮》,《中国文化画报》,2016年2月,总第204期。

44.《出土墓志所见唐翰林学士黎幹考》,《文献》,2016年,第3期。

45.《殷璠<河岳英灵集>的诗歌批评方法及其意义》,《文学评论》,2016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

 

2017年

46.《〈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史探》,《博览群书》,2017年,第7期 。

47.《汉唐诗文中“胡马”义的嬗变——兼论李白、杜甫诗“胡马”意象的特征》,《杜甫研究学刊》,2017年,第3期。

48.《论〈河岳英灵集〉选诗与品评相结合的编集体例》,《新疆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


2018年

49.《唐代文学家族与家族文学研究的新成就》,《中国文学研究》,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第三十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

50.《材料功夫与乐府诗批评的理论构建——评王辉斌<中国乐府诗批评史>》,《乐府学》,2018年,第2期。

51.《<河岳英灵集>与盛唐气象》,《光明日报》,2018年7月30日。

52.《由傅先生指导我完成第一篇论文习作谈起》,《唐代文学年鉴》,广西师大出版社,2018年7月。

53.《<唐五代文编年史>:唐文研究的新收获》,《中华读书报》,2018年8月17日。

54.《韩愈诗歌的叙事特征》,《远东文学研究》,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编集,2018年8月。


2019年

55.《〈河岳英灵集〉选评李颀诗及其诗歌史意义》,《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特约稿),2019年,第3期。

56.《殷璠〈河岳英灵集〉选评常建诗及其意义》,《广西师范学院学报》(特约稿),2019年,第4期。

57.《李白诗歌中的“故乡”与其家园情怀——兼与杜甫比较》,《中国李白研究》,黄山书社,2018年8月。

58.《李白诗“越溪”考》,《名作欣赏》(特约稿),2019年,第12期。

59.《魏晋文士传记研究的新成就——读袁济喜先生编著的<魏晋才子传笺证>》,《中国诗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编撰、专著]

1、《傅璇琮先生学术研究文集》(第一编者),商务印书馆,2012年7月

2、《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教材》(参编),泰山出版社,2014年2月

3、《唐人编选诗文总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4、《唐代文学史》(合撰),(台湾)三民书局,2016年8月

5、《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辞典》(领衔撰稿人),东北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6、《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唐代卷》(合撰),黄山书社,2018年7月

7、《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八册,第二主编),黄山书社,2018年7月



[研究项目]

1、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TJZW10-1-479 [已结题,鉴定等级;优秀]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重点学科骨干人才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KZXA1210(已结项)

3、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201207(已结项)

4、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5BZW046(已结项,鉴定等级:优秀)

5、《中国历代诗歌选》(成果由黄山书社出版),第二主编,黄山书社项目(已完成)

6、《全唐文》整理(成果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第十分册主编,西北大学项目(在研)

7、《哥伦比亚大学史带东亚图书馆藏别集叙录》(成果由中华书局出版),独立完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史带东亚图书馆项目(已完成)

8、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独立主持,项目批准号: 96176703。

      


[开设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文化史》、《唐宋文学研究》(研究生课程)、《诗歌史研究》(研究生课程)、《古代诗学研究》、《唐诗赏析》、《〈道德经〉研读》等,其中《〈道德经〉研读》讲义由《城市快报》(国学版)2010年7月——9月周末连载。


 


[获 奖]:


2011年1月,获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1年11月,获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8年5月,获天津市第十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9年11月,获天津市第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其 他】:

2003年12月,获西北大学优秀研究生奖。

2007年12月,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活动月博士生论文一等奖。

2008年11月,获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创新资助。

2009年6月,获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2009年10月,获咸阳市第四届科技论文一等奖。

2010年11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11年6月,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2年1月,获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征文二等奖。

2015年7月,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6年7月,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17年10月,获南开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主要研究方向】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古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