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旭峰
中国语言文学系
副教授
个人简介
王旭峰,1980年生,山东人。2000年自山东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200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保送攻读南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王立新教授;2006年转攻博士学位,继续师从王立新教授,2009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2003年1月—5月,作为交换学生在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学习;2007年8月—2008年5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访学,研习宗教与西方文学,古希伯来语。2009年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任教。2016年1月—2017年1月,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学术兼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天津市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
【研究领域】
后殖民理论与文学,西方文学
【主要学术成果】
在《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国外文学》、《文艺理论研究》、《南开学报》等刊物和学术论文集中发表论文、评论、会议综述等多篇,主要有:
《后殖民研究与激进传统的再形成》(1.2万字) 《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库切与自由主义》(1.2万字) 《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第2期。
《后殖民之后:理论的反思与重构》(1.4万字) 《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6期摘录转载。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2018年理事会暨“改革开放四十年与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外国文学评论》2018年第4期。
《论V.S.奈保尔在中国的译介、研究和接受特征》 《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第4期。
《后殖民理论与抵抗政治》 《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5期。
《革命与解放:围绕法农的争论及其意义》 《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
《历史化与阿里夫.德里克的后殖民理论研究》 《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
《论<河湾>对后殖民政治的反思》 《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
《<无人伴随我>与后种族隔离时代的“政治正义”》 《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第2期。
《奈保尔与殖民认同》 《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第3期。
《布尔加科夫的医学—论<大师和玛加丽塔>中的“疯狂”》 《国外文学》2010年第4期。
《<鲁滨孙漂流记>、殖民所有权与主权政治体》《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6年秋季卷。
《<伊丽莎白.科斯特洛:八堂课>与后殖民沟通》 《南开学报》2013年第1期。
《20世纪外国文学史书写的理论与方法反思》(第二作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文学与文化》2011年第1期。
【著作、教材等】
朱维之、赵澧、崔宝衡、王立新主编《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第四版、第五版执笔者之一。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
王志耕、徐清主编《欧美文学:人的主题史》执笔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副主编《外国散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欧洲近现代文学艺术史论》(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
任子峰、王立新主编《弹拨缪斯的竖琴:欧美文学史传》(修订版)执笔者之一。山西出版集团,2011年。
王立新主编《外国文学史(西方卷)》编委,执笔者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王立新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读(西方卷)》编委,执笔者之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参与主要学术活动】
2007-2008年,参与阿里夫.德里克教授(Prof. Arif Dirlik)在香港中文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持的Inter-university Seminar系列学术活动(香港)。
2009年,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生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
2012年,上海大学“全国英语文学研究高层论坛”(上海)。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知识与权力的互渗”学术研讨会(北京)。
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年会(银川)。
【主要学术奖励和荣誉】
2013年,南开大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两项。
2012年,南开大学云林奖教二等奖。
2011年,南开大学社科优秀成果奖。
2010年,南开大学云林奖教二等奖。
2009年,南开大学范伯子学术基金奖。
2009年,第二届南开大学人文科学优秀青年学者奖一等奖。
2008年,第一届南开大学人文科学优秀青年学者奖二等奖。
2008年,南开大学周恩来奖学金。
2005年,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风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