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文学院学术年会之语言学分组研讨会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2-06

场景.jpg

       2017年12月3日,在范孙楼章阁厅举行了首届文学院学术年会之语言学分组研讨会。会议由学科带头人曾晓渝教授主持,杨琳教授点评。语言学教研室全体教师都参加了研讨会,共进行了11场学术报告。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及文学院部分感兴趣的本科生参加了研讨会。由于讨论热烈,原定下午五点四十闭幕的研讨会于近晚七点结束。    

       研讨会于上午八点开始,石锋教授首先做了《演化语言学的宏观史、中观史、微观史》的开场报告,提出了语言学研究中跨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杨琳教授就“演化”优于“进化”的意义做了点评,王红旗老师提出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保持自己的学科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以区别于其他学科。参会其他老师也参与讨论了“传统语言学”、“演化语言学”等内容。

       王红旗教授做了《体词谓语句为何加“是”》的精彩学术报告。结合多年的思考和积累,王红旗教授提出,汉语体词谓语句里的动词“是”表示发话人对两个体词性成分之间陈述关系的肯定,是为受话人易于理解汉语体词谓语句的语法关系而采用的,是语用的需要。动词“是”应称为肯定动词,而不应称为判断动词。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就与“是”有关的焦点、强调等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

       孔祥卿教授的学术报告题目是《“好”的基本语义和词义系统》。报告中考察文字字形的基础上,全面细致梳理了“好”的历时、共时意义及其关系。文章提出,“好”字用母亲怀抱孩子的画面来构形。“好”概念的基本内涵是人与外界互动过程中的一种舒适、满意的心理体验。“好”的词义结构可以分为基本义(六种)和并行发展出的五种其他意义。杨琳老师点评这样超出字典范围的词义研究是单个词语研究的范本。与会教师就具体到抽象等词义引申的基本方式交换了看法。

       休息十分钟后,上午的第二场报告首先由袁明军副教授主讲,题目是《“继续V”和“V”下去的对比刍议》。报告首先用“有界”和“无界”对两类结构比较多的句法表现做了解释,并用语用中体现出的“难实现”的语义特征来界定““V”下去”的使用限制。就“难实现”这一语义特征是结构本身还是句子环境赋予的,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

       郭昭军副教授接着做了《从法院案例看客观叙事的语言特点》的报告。郭昭军副教授精心设计了法院案例及与之对比的小说类、故事类、新闻类语料库,以大量的数据统计,结合客观性的语言标记,对比分析了客观叙事的语言特点。老师们和同学们讨论了客观性的语言标志等问题。

       中午与会老师简单盒饭之后,下午一点半研讨会继续进行。蒋玉斌副教授以《释甲骨金文传抄古文中的“蠢”》,通过对甲骨、金文和传抄古文中表示蠢动之「蠢」的若干字形进行释读;考察了「屯」字本义等问题;通过归纳有关「蠢某」的文例,讨论了传世和出土文献有关文句的读法。老师们针对“屯”在古文献中出现的句法位置深入交换了意见。

       谷峰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上古汉语“实”的分布和功能》,结论主要有“实”不是语气副词“确实”,因为古今汉语语气副词的运作规则不同,古今汉语语气副词的运作规则不同,上古汉语的语气副词可以见于主语前,但并不是从主语后面前移而来,而是遵守以下至少一个条件:A.主语是代词(「是」、「此」、 「或」、「莫」)或简短的名词;B.主语是对比焦点;C.语气副词的作用像条件连词。而“实”前面不全是对比焦点。老师们对于语料和写作的难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实”与相关古汉语词的异同进行了讨论。

       王萍副教授接着做了《时长在语句中的分布模式》的报告。研究以“语调层级系统”的思想为基础,采用“停延率”的计算方法,对不同语调层级句调的时长表现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比较,通过比较对照,归纳出它们各自的时长分布模式。相对于平均值,边界调、焦点调、语用调、语气调的时长分布呈现梯度性的增长;语气调内部,根据功能语气的不同,按照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强祈使句:命令句和禁止句)的顺序渐次增长;祈使句内部,按照语气由强到弱的顺序,即劝阻句、请求句、禁止句、命令句渐次增长;感叹句内部,按照情感色彩不同,时长呈现规律性分布,即, 喜悦类和赞美类的感叹语气调的阈值较高,愤怒类和惊讶类阈值偏低。老师们对实验预期和实验结果的一致性、实验室的分析和言语中的实际情况的异同等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孙易副教授《晋语高平话中的“圪”音词》通过方言的共时分布和历史文献记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词义为核心,对“圪”的来源、形成时期、发展脉络做了探讨,汉语方言分布显示,C类圪针类名词的首音节,先因为见系声母及在双音节首音位置,连读时轻音化(È),变成“圪”,这个变化在晋语区极其普遍;类音牵引导致ab类分音词双音节词(动词为主)首音变“圪”(不同方言受牵引程度不同,有的全变,有的部分变);“圪”进一步虚化为d类的动词前缀,意义也由“小”产生出短时、随便意。文献显示,abc三类变化自中古唐宋时开始,并在闽语形成后完成;d类词缀的形成也是在闽语形成之后。杨琳教授提出应同时考察西北话中的“尕”音。曾晓渝教授提出应该增加对动词重叠与“圪”前缀关系的考察。与会同学也就自己方言的情况进行了互动。

       潘家荣副教授的报告是《台湾南岛语中的作格语言》,该研究考察类台湾南岛语言中的作格语言,考察的语言包括阿美语、布农语、排湾语、撒奇莱雅语、赛德克语、太鲁阁语和邹语。研究发现台湾南岛语言的名词与代名词呈现作格语言的格局,从类型学角度和跨语言比较来看,有必要更正传统的格位标记形式。研究还发现台湾南岛语言也存在着句法作格的现象,研究以关系小句为例。此外,报告提出个别存在一致关系的语言,如邹语,其一致关系呈现的是主宾格格局。对于作格在不同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

       阿错教授的报告是《藏语及周边语言前重后高的韵律特征》,主要研究结论有:藏语的音步是两音节音步;双音节音步左重;音步是藏语韵律音高的载体;双音节体词性结构为“后高”;双音节谓词性结构为“前高”。前重后高的模式适用于阿尔泰语和汉语方言。与会教师就该模式是否适合于变调复杂的汉语吴方言、闽方言,展开了热烈讨论。

        杨琳教授对语言学专业的研讨会做了总结发言,老师们和同学们表示研讨会收获颇丰,希望这样的小型讨论会能定期举行。

曾老师.jpg

石老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