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师生主讲学校研究生学术沙龙“《白鹿原》的文本解读及电影改编”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2-11-01

     10月26日,由校党委研工部主办的研究生学术沙龙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期沙龙以“《白鹿原》的文本解读及电影改编”为主题。研究生学术沙已举办多年,始终采用学生主讲、教师点评、现场访谈、观众互动相结合的模式,坚持学术性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力图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
  本期沙龙主讲人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2010级博士研究生王万顺,2011级硕士研究生杨一丹,文学院传播学系刘忠波老师作为点评人应邀参加此次沙龙。
  王万顺以“艺术光韵的消失与重生”为题解读了《白鹿原》这部小说,勾勒了小说的概貌,评述了《白鹿原》的电影改编。他谈到王全安接拍《白鹿原》就像一场赌博,是一次冒险,面对的是高难度,尤其是基于不太成功的改编之作。他认为改编电影要对照原著,要考虑背景,《白鹿原》的电影改编忽视了很多细节,而且历史精神以及人性的内涵在电影中没有表现。
  杨一丹首先从电影技术美学的角度,对比张艺谋拍摄的电影《红高粱》重点解析了《白鹿原》这部电影中的两个情节片段,一个是大片大片的麦浪,以俯拍的方式,配以麦浪的真实声音呈现出来;一个是烧毁麦田的片段,是一种民族的悲壮的情感展现,以一个极富私人经验的处理方式处理了这个情节。她讲到素以大制作享誉海内外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喜欢把中国元素做噱头,注重大场面的拍摄,是一种景观化的呈现,以此迎合国内外观众的猎奇心理,而以文艺片成名的第六代导演王全安则更注重故事的呈现,曾有影评人说王全安的电影使人沉浸于故事里,人物的命运里。杨一丹还结合文学理论谈到近期大家广泛热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莫言在其作品中将对历史的思考置换成对人性善恶的追问,通过混乱的狂欢化的语言表现出来,避开历史的锋芒,思考人性的东西。她认为相比《红高粱》的电影改编,电影《白鹿原》是一种更为真实的思考。
  随后刘忠波老师对两位主讲人的讲解做了点评,并揭秘了电影《白鹿原》的拍摄背景。他谈到电影改编的核心问题是电影能从小说中吸收多少,电影是独立的,小说只是电影的触发点,而王全安拍摄的《白鹿原》是缺乏独立性的。刘忠波认为从电影改编角度来说,《白鹿原》这部电影并不算成功,然而对王全安本人来讲是成功的,他需要这个拍摄的机会,与此前的低成本制作不同,他拥有了上亿制作成本的自由,对于他今后的电影制作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
  参加沙龙的同学纷纷表示,本期沙龙结合当下的影视热点,从多角度多层面,解析名家名作的电影改编,为广大热爱电影文学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同时开阔了同学的学术研究视野、激发了创新灵感、拓展了研究领域、锻炼了思考能力。

(相羽 焦雪芬)

原文链接:  http://ygb.nankai.edu.cn/news/gzyw/2012/10/12102911934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