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平主页

发布者:李玉平发布时间:2019-11-01

李玉平

李玉平
中国语言文学系
副教授
(022)23503845—8110 (o)
liyuping@nankai.edu.cn

个人简介

李玉平,男,1975年7月生,山西昔阳人。文学学士(山西大学,1997)、文学硕士(苏州大学,2000)、文学博士(南京大学,2003)。2003年7月起在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学专业任教。学术兴趣集中在文学理论与符号学研究。2003年7月评聘为讲师,2005年12月评聘为副教授。2006年开始指导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承蒙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教授做访问学者,研修文学符号学。

学术兼职:中国符号学论坛发起人之一、《外国文学研究》审稿专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南京社会科学》审稿人。

李玉平的学术研究具体涉及以下领域:巴赫金研究(1997—2000)、互文性研究(2001—2011)、文学经典理论(2005—2009)、文学符号学(2008—)、语图比较符号学(2020—)



讲授课程:

西方文论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选修课,2005—)

文学符号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选修课,2013—)

文学理论范畴研究(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必修课,2004—)

西方文论基本问题(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2008—)

专业英语(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选修课,2008—)


专著:

《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经典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互文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论文:

《超文本文学:向传统文学叫板》,《文艺评论》2002年第3期,第42—44页。

《从可读文本到可写文本——兼论西方20世纪文本理论的转型》,《文学评论丛刊》第五卷第二期(2002年),第231—238页。

《互文性批评初探》,《文艺评论》2002年第5期,第11—16页。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导读》,收入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编《中文专业本科生百部阅读书目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1—62页。

《游弋于科技与文艺之间》,香港《当代文学》2004年第1期,第86—87页。

《“影响”研究与“互文性”之比较》,《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第1—7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第7期全文复印,第77—83页。)

《试论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概念》,《文学与文化》(第五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76页。

《巴塞尔姆小说<白雪公主>互文性解读》,《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第67—71页。

《摄影文学:媒体总汇时代的艺术创新》,《中国民族报》2005年5月27日(收入《摄影文学魂——中国名家学者诠释摄影文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罗兰·巴特超文本思想论略》,《文学与文化》(第六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4—133页。

《互文性与主体(间)性》,《文化研究》(第六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216页。

《互文性新论》,《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111—117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6年第9期全文复印,第70—76页,收入《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文学理论”教学心得浅谈》,《南开教育论丛》2007年第2期,第110—113页。(收入《南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3—346页。)

《互文性视域中的文学经典性质与功能》,《文学与文化》(第七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3—144页。

《互文性与文学经典——一个视角主义的研究》,《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文化研究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建构与重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75页。

《近代文学批评史》精义、《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精义、《经典——文学中的常与变》精义,载赵宪章主编:《20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2页、第237—238页、第238—239页。

《互文性与文类》,《文学与文化》(第八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7—106页。

《跨体互文性论略》,《文学与文化》(第九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51页。

The Value and Definition of Intertextuality,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 Vol.2, 2009, pp.135-140.

《文学经典观念在西方的历史发展》,《文学与文化》(第十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3—73页。

《口头文学视野中的文类理论》,《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33—39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0年第8期转载,第11—16页。)

《“文化熟知化”与艺术品质》,《文艺报》2010年03月24日,第3版。(《中国美术馆》2010年第4期转载,第100—101页。)

《文学经典功能三论》,《语文报*大学人文论坛》2010年4月15日,第5—6版。

《伦理话语与社会变迁——论<小红帽>童话故事的改写》,《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3期,第44—51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转载,第42—47页;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编:《2010中国儿童文化研究年度报告》,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版全文收录,第184—190页。)

《文学选集与文学经典的生成》,《文艺评论》2010年第3期,第4—8页。

《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文化熟知化”》,《艺术评论》2010年第7期,第59—61页。

Rethinking Literary Genre Theory: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 Vol.4, 2010, pp.213-222.

《此“经典”非彼“经典”——两种文学经典刍议》,《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96—102页。

《互文性定义探析》,《文学与文化》2012年第4期,第16—22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第3期转载,第30—35页。)

《索绪尔符号学对互文性研究的启示》,《语言符号学通讯》2013年第2期,第4—5页。

《互文性视域中的戏仿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理论室主办《跨文化的文学理论研究》(第6辑),2014年4月版,第20—32页。

《中国大学符号学教学之我见》,《反思、对话与运用》(第11届世界符号学大会暨首届中国符号学论坛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第330—334页。

 


译文(英译中):

【爱沙尼亚】玛瑞娜·格瑞莎柯娃:《语言与图像的符际冲突》,《江海学刊》2013年第2期,第36—40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第6期转载,第105—109页。)

【美】乔纳森·卡勒:《抒情理论新论》,《江海学刊》2014年第6期,第21—24页。(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5年第3期转载,第53—56页;《新华文摘》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第146-148页。)



独立承担的科研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学的语图互文性研究”(2020年)(在研)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学符号学基本问题研究”(2013年)(已结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2006年)(已结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多元文化时代的文学经典理论”(2005年)(已结项)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符号学视野中的文学性研究”(2019年)(已结项)

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互文性视野中的文学经典理论”(2005年)(已结项)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戏仿理论研究”(2010年)(已结项)

南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2004年)(已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