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传明主页

发布者:wxy_sudy发布时间:2019-10-27

耿传明

耿传明

中国语言文学系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022-23503846-8512

gengchuanming@nankai.edu.cn


个人简介

耿传明,1963年10月出生,山东省菏泽市人。1981年9月考入聊城师范学院英语系(今聊城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1985年7月本科毕业,获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导师田仲济、袁忠岳教授。1988年7月毕业,获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至烟台师范学院(今鲁东大学)中文系任教,主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先后任讲师、副教授。1996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导师王晓明教授。1999年7月获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00年7月至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任教。2003年11月晋升正教授,2006年开始担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任韩国济州大学中文系客座教授,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在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ICS)作访问学者。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术职务: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会小说分会理事

天津市梁斌研究会理事、副会长。

天津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理事、副会长。



【开设的主要课程】

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本科基础课)

2、现代小说研究 (本科选修课)

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硕士研究生公选课)

4、20世纪文学研究概论 (硕士研究生课程)

5、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与文学史(博士研究生课程)

6、人文学术理论与研究方法 (博士研究生课程)


【科研概况】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和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从事科研工作以来,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英文刊物《中国文学研究前沿》)、《学术月刊》、《读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理论研究》等学术刊物、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出版专著九部,三次获天津市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获南开大学优秀社科成果奖十余次,学术著作《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2013年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学术论文代表作】

《天人关系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变》《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综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新华文摘》2008年第19期转载。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卷 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Old State and New Mission:A Survey of Utopian Literature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 ,Number.3, 2010,Sep .

( 英文刊物《中国文学研究前沿》2010年第三期。)

《清末民初小说中“现代性”的起源、形态与文化特性》 《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

《50年代公共写作与私人写作中的周作人》《新文学史料》2008、2

《余华小说创作中的后人道主义倾向及其对鲁迅启蒙话语的解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3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3 ,收入《余华研究资料》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

(乙种) , 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新浪漫派文学的黑夜情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2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同年全文转载。

《无名书的人文关怀及其对宇宙文化心灵的探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4

《严复的《天演论》与斯宾塞《进化论与伦理学》 《文艺理论研究》 1997、6

《清末民初社会心理的变异与文学兴替》《学术月刊》2007、4。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年全文转载。

《将信念与知识分开——从严复的<天演论>说开去》《读书》1999、3

《在平和幽默的另一面────重 读老舍先生的猫城记》 《博览群书》1997、4

收入《风雨敲书窗——<博览群书>百期精选》,武宁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追寻诗意 感悟人生》《文艺报》2007、1、11日第三版

《天演论的回声——清末民初知识群体的心态变异与价值翻转》《天津社会科学》2007、5

《民初“鸳蝴派”小说的文化心理考察》《广东社会科学》2008、1

《大理论的变革与现代文学研究观念的更新》《当代作家评论》1999、4

《艰难时世与文学的选择——20世纪文学一瞥》《文艺争鸣》2003、3

《中国现代文学的三分格局与现代性语境》《南开学报》2003、2

《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化阐释》《山东社会科学》2002、4

《现代性的文学诉求——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质考察》《厦门大学学报》2004、5

收入《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俞兆平编,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

《理性至上主义话语的确立与浪漫主义的文学政治——晚清政治小说新论》《江汉论坛》2007、1

《二十世纪上半期文学史上民族主义理论的语境还原和语义分析》《华东师大学报》1997、4

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理论研究》1997、10

《张炜与俄苏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1995、3

《大动荡时代的个人性话语与时代话语-------20世纪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

《华东师大学报》2000、1《文学报》同年摘要。

《无政府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起源》《华东师大学报》99、2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1999、6

《两种伟大与两种激情——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外国文学研究》2002、3

人大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卷》 2002、10转载,获2002年《外国文学研究》优秀论文奖。

《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民族国家叙事与文化认同》《齐鲁学刊》2002、3

《“新知培养转深沉”——『笨花』及其对现代中国小说乡村叙事的拓展》《天津师大学报》2008.2

《在新与旧对峙的背后——晚清人林纾与“新青年派”代际文化心态的差异》《天津师大学报》2004、4

《扎根乡土的“革命叙事”——《<红旗谱>与20世纪乡土中国的革命》 《北方论丛》2004、6

《一个传奇与它背后的本事——格非[人面桃花]与历史乌托邦》《天津师大学报》2005、5

《精神与物质的牴牾: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精神至上与非物质主义倾向》《天津社会科学》2006、4

《开明的保守派:谴责小说作家群的文化性格考察》《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6

《周作人与古希腊罗马文学》《书屋》2006、7

《周作人附逆与现代性的伦理困境》《烟台大学学报》2006、3

《人心之变与文学之变——从『孽海花』和『广陵潮』看清末社会心理的变迁》《大连大学学报》2008、1

《新党、志士、洋场习气的嘲讽者——清末民初文学中政与教的脱纽与市民写作的反乌托邦倾向》

《烟台大学学报》2008、4

《后新时期文学的启动与八五新潮文学》 《烟师学报》1996、2,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1996、9

《试论萧乾小说创作中的心理距离》 《烟师学报》1992、1人大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1992、6

《梦和理想的差异--无名氏前期创作与时代主导文学的疏离》《天津师大学报》2001、4

《田仲济杂文的创作个性初探》 《百家论杂文》1994明天出版社

《新写实异于旧写实的新意探源》 《艺术广角》1997、4

《试论五四时期文学的历史进化观念的得与失》《烟师学报》1998、2

见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9

《以身体的代主体的写作——晚生代小说家的写作态度和立场》《理论和创作》1998年第3期

《当代都市生活中的'阴阳之道'》 《东方文化周刊》1998、7、29

《徐讦的晚年心境与精神归宿》《粤海风》1999年1期

《精英主义话语的兴起及其对西方的想象》 《 南开学报》2001、4

《一个审美主义者的时代关怀——徐訏四十年代创作新探》《天津师大学报》2002、3

人大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2002、8转载

《<无名书>的人文关怀及其对宇宙心灵的探索》上、下篇《展望》(台湾)2002、3、4

《我看<无名书>》《青年日报》(台湾)2002、

《追怀吾师田仲济先生》《博览群书》2002、10

《天地境界与忧患精神——论张玮小说近作的主题演进》《临沂师专学报》1995、4

《颠覆常识的艺术——余华小说中的反讽叙事与距离控制》《烟师学报》1993、3

《新时期民国史小说中的末代儒家形象》《烟师学报》1997、4

《自我·生命·文学——郁达夫生命文学创作的思想特征新探》,《烟师学报》1988、4

《文化心理失调导致的悲剧——周作人附逆原因考察》《天津文学》2009、10

《 郁达夫:“卢梭主义”与现代感性“自我”的镜像》《烟台大学学报》2010、2

《父亲缺位之后——从东西<耳光响亮>说起》《中国图书评论》2010、11

《红旗谱:出于时代的选择与超出时代的希望》《文学与文化》2010、、2

《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的类型源流与文化心理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11、1

《“父之缺位与”时代孤儿的道德困境——东西<耳光响亮><后悔录>与后传统时代的寓言化写作》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2

《东西“情圣”的合流与“浪漫爱”的兴起——清末民初文学中的唯情主义乌托邦》

《学术交流》2011、4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 狂人 ” 形象的文化源流与五四新文学的文化气质》,《南京师大学报》2012年第1期。

《由“天地境界”到“功利境界”——从曾、李之别看近代中国的士风转移与文学之变》,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

《五四人的精神趋向——抽象化的文学政治与理性的激情化》,《天津社会科学》2013、2。

《清末民初后科举时代的新型知识层与文化心性的代际转换》,《文艺争鸣》2014、7

《重读<桃源梦>——善化乌托邦的瓦解与反面乌托邦的兴起》,《南开学报》2014、3

《追怀作家无名氏》,《新文学史料》2005、1

《时间意识·现代性与中国文学的古今之变》,《文艺争鸣》2015、10

曾国藩的克己与李鸿章的任性

《书屋》20165

西学路径儒士精神——纪念张伯苓诞辰140周年《群言》20164

孤岛烽火思南明——从柳亚子与阿英关于《杨娥传》的分歧看两代作家的文化心理差异

《天津师大学报》2017年第5

清末民初文学的世代更替与文化转型

《文艺评论》2017年第8

近代文明论的兴起与清末小说中关于文明的歧见——以《瓜分惨祸预言记》和《新石头记》为例

《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第4

空间意识变迁与晚清小说的现代性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年第3

清末报刊与文学的共生性繁荣与世界的图象化

《南开学报》2017年第1

时空意识与1980年代中国小说的形态变化 《社会科学研究》2018年第六期。

传统与现代的对视:从精神指向的变化看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古今之争《社会科学战线》2018年第6期。

百年中国的文化嬗变 《人民论坛》2018年第33期。

两极性、末世论与黑白二分的世界观:鲁迅与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转型《长江学术》2018年第6期,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现当代文学研究卷》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

《孙犁小说中的美德书写、人文情怀与文学史意义》《天津师大学报》2019年第1期。

另有数十篇散文、随笔、评论等在《散文》月刊、《文汇报》、《天津青年报》、《山东文学》、《东方文化周刊》、《济南时报》等报纸、刊物发表。

代表作:

                《父与子》《山东文学》1994年

              《锻炼纪事》《散文》月刊,2004年第一期。

               《在牛津访学》《文汇报》2015年11月8日。

               《在韩国这个“东方君子国”》《文汇报》2016年11月22日。

                《牛津的恒产与恒心》《文汇报》2017年9月11日。

                《楝子花开》《文汇报》2016年4月5日。

                



【教材】


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合著 )1994

二、《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合著)

三、《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修订本)1996、12(合著)

四、《当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讲》 新华出版社 1994(合著)

五、《现代中国文学作品解读》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9,上卷副主编。

六、《现代中国文学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合著)承担“鲁迅”一章。

七、《现代中国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承担第十七章 “面向世界的开放文学”。


【学术著作】


一、《新时期文学思潮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3 。(合著)

二、《独行人踪--无名氏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1、4。

三、《现代性的文学进程——20世纪中国文学的动力与趋向考察》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8。

四、《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11。

五、《周作人的最后22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5。

六、《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6。

七、《鲁迅与鲁门弟子》大象出版社,2011、1。

八、《晚年周作人》凤凰传媒出版公司和现代出版社,2013、1。

九、《来自别一世界的启示:现代中国文学中的乌托邦与乌托邦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


【先后承担的科研项目】


山东省教委“九五教材”立项项目:新时期文学思潮概论 1998、9 (已结项)

南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十年代“新浪漫派”文学研究 2000、9(已结项)

南开大学青年科研基金: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族主义和民族性问题2000、9(已结项)

喜马拉雅和中流文教基金会论文基金: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雅与俗的流变2001、10(已结项)

天津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清末民初社会意识与文学思潮

编码为:TJ03—YW2005 批准时间:2003、7 (已结项)

教育部人文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清末民初社会心态的变异与文学转型编码为:03JB750.11—44011

2003、12(已结项)

国家社科项目:现代中国乌托邦小说研究 编号:07BZW052 批准时间:2007、7(已结项)

教育部2008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课题:鲁迅与鲁门弟子,2012、7 结项。

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清末民初文学的代际演变与文化转型,项目编码:TJW12-001,2014年11月结项。

教育部2013年社科项目:“清末民初文学嬗变中的代际关系与文化转型”项目编码:13YJA751014,进行中。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空意识的嬗变与20世纪中国小说形态的演进,批准号:14BZW116,已结项。

2021年亚洲研究中心项目,课题名称:近现代小说中的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文学转型,进行中。


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现代以来文学中儒家士人形象嬗变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型,批准号:BEY108902,进行中。







【曾获得主要奖项】


1995年《颠覆常识的艺术——余华小说中的反讽叙事与距离控制》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2002年《两种伟大与两种激情——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获《外国文学研究》杂志优秀论文奖。

2006年著作:《轻逸与沉重之间——“现代性”问题视野中的“新浪漫派”文学》,获天津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7年著作:《周作人的最后22年》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优秀学术著作奖。

2009年论文:《清末民初乌托邦文学综论》获首届“范伯子学术基金教师奖”。

2010年获天津市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10年获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优秀学术论文奖。

2013年著作《决绝与眷恋——清末民初社会心态与文学转型》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2016年论文《天人关系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获天津市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另获:

南开大学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十余项。